怎样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立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答:(1)企业社会责任[br][/br]①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a.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关系责任或积极责任。b.企业社会责任以企业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为企业义务的相对方。[br][/br]c.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统一。d.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充。[br][/br]②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已被普遍理解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对企业的所有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负有的责任。一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内容:a.对雇员的责任企业对雇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在劳动法意义上保证雇员实现其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享受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权等劳动权利的法律义务,也包括企业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雇员担负的道德义务。b.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其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等因素。消费者的分散性、求偿能力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科技的发达所导致的产品缺陷的隐蔽性,使得消费者在客观上处于一种社会弱者的地位。有鉴于此,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们都将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c.对债权人的责任企业的债权人是企业的一类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债权人和债务责任内容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是特定的,因而此种情形下企业对其债权人所负的债务责任是对人性质的,受民法调整。但除此之外,企业还对作为整体的债权人群体负有确保交易安全的责任,这一责任要求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一债权人都应合法、善意、无过失地为交易行为,切实履行依法订立的合同。d.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这是企业对环境和资源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受益人所负担的一项责任,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类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承担责任,是企业对全人类和后代人负责的体现,故企业的这项责任是一种典型的企业社会责任。e.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它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并资助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好自身与社区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此种责任实为企业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其所在的社区这一企业的特殊利害关系方承担的责任,因此,它属于一种道德义务。f.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的此项责任包含的内容颇为广泛,诸如向医院、养老院、患病者、贫困者等进行慈善性捐赠,招聘残疾人、缺乏劳动技能者或其他就业困难者,向教育机构提供奖学金或其他款项,参与预防犯罪或为预防犯罪提供资金等,均属此列。企业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系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2)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的背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形成于20世纪的美国,并最终在一些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程度不同地确立下来。其提出的背景是: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的理论受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打击、国家政权式微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青睐。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罗斯福“新政”便是凯恩斯理论在美国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以衰退、失业和通货膨胀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凯恩斯的理论也因此而受到质疑。尽管如此,国家干预并未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放弃,通过国家干预为企业设定社会责任还以法的形式体现出来。②所有权限制的观念和立法的出现所有权限制的观念和立法的出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确立起了直接或间接的促动作用。魏玛共和国时期关于所有权包含义务因之不自由的观念和立法也遭到了各国学界的批评,但所有权的行使并非绝对自由这一观念,仍得到了各国学界及立法界的普遍赞同。这无疑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确立提供了适宜的氛围。③大企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大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但由于近年来大企业为了利润而不顾社会公共利益,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在此情况下,大企业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批评。缘于公众的压力,企业界不得不承认和接受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国家则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尽可能的法律上的制度安排,以促使乃至强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践行这方面的责任。④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力的不足及其修正传统经济学基于“道德中立”原则,主张谋求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甚至唯一目标,而不承认企业社会责任。然而,现实中,企业社会责任却得到了包括企业界在内的愈来愈多的人士的认同,甚至一些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履行其对社会的责任。这就暴露出传统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的不足。(3)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立法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①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的冲突及其平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付出或者成本的增加,这对于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尤其是眼前利益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所以,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理论界和立法界不可同避的一个问题。②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治理结构调适在国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企业治理结构向来被视为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各国均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态度,寻求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适当方式,由此形成了一些或多或少体现和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治理模式。在我国,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引入和获致认同,企业治理结构亦必将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与审视的重点。③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设计[br][/br]a.关于股份公司董事的责任和权限设计问题从我国的情况看,现有主流理论与立法均倾向于将董事单纯地视为股东的受托人。这种看法固然有其法理上的依据,但若接受这一具有理论根据的观点,则公司为何又要向非股东人员承担责任?另外,在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给定的情况下,是采取授权型立法例,还是实行强制型立法例﹖这些都是我国理论界和立法界将必然面对和需要回答的问题。b.就其他形态企业的管理者的角色及其相应的责任而言,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因此,企业管理者的角色、权限和责任,将是今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④企业社会责任的负责对象的范围企业负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不仅应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且应向股东以外的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承担责任,但公司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毕竟十分宽泛,因此,如何界定公司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就成了一个在法律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⑤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相对而言,我国的大企业具有接受甚至主动承担责任的趋向。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更具有追求短期利益的冲动,它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为代价,甚至损人利己,置消费者、劳动者、债权人等人的利益于不顾。因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讨和立法,不可偏废对中小企业的规制问题。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重塑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非要给国有企业强加比其他企业更重的社会责任,到头来受损的只能是国家,最终吃亏的仍然是全体人民。所以,在新体制下,如何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中创设国有企业的公正待遇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⑦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体例这是国外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具体问题;[br][/br]a.能否在企业法(包括公司法)中规定企业社会责任;b.能否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道德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c.如何在法律文件特别是企业法中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的法条。在我国,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被人们日益重视,理论界和立法界都必然要对上述a、b两个未决问题作出回答。在探讨过程中可能伴有争论,但道德义务并非不能规定于法律之中,关键是怎样设计其法规形式。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宜采取强制型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而道德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可采取授权型规范的形式加以明确。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企业社会责任(CSR)又分弱企业社会责任和强企业社会责任
- 1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
- 2
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律角度课分为()。 A: 企业内层社会责任 B: 企业外层社会责任 C: 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 D: 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
- 3
试述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解?
- 4
中国大学MOOC: 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