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一批库存商品,甲公司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率为13%;乙公司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1.3万元。甲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就此业务认定损益为( )万元。
A: 100,-5
B: 90,-5
C: 100,5
D: 90,5
A: 100,-5
B: 90,-5
C: 100,5
D: 90,5
举一反三
- 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一批库存商品,甲公司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率为13%;乙公司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1.3万元。乙公司换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万元,就此业务认定损益为( )万元。 A: 90, 30 B: 90,-30 C: 100, 30 D: 100,-30
- 中国大学MOOC: 2016年4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台固定资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补价8万元。甲、乙公司就此业务分别认定损益为( )万元。
- 2016年4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台固定资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补价8万元。甲、乙公司就此业务分别认定损益为()万元。 A: A.25,-20.3 B: B.25,-5 C: C.8,-5 D: D.25,-7.5
- 中国大学MOOC:甲公司以一批原材料交换乙公司的固定资产,原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5%。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经双方协议,由乙公司支付补价11.7万元(其中价款补价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交换后双方均保持资产的原始使用状态。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则甲、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 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一批库存商品,甲公司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增值税率为13%;乙公司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1.3万元。乙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 借:固定资产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B: 借:固定资产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C: 借:主营业务成本借: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 D: 借:固定资产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银行将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