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2
    可直接或间接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物质不包括()。
    A: 一氧化碳
    B: 氰化物
    C: 解偶联蛋白
    D: ATP合酶
  • D

    内容

    • 0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E: 抑制Na+,K+-ATP酶的合成

    • 1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E: 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

    • 2

      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由于 A: 抑制磷酸化 B: 解偶联作用 C: 抑制脂肪酸氧化 D: 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 E: 抑制底物水平磷酸化

    • 3

      ATP的生成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和(<br/>)两种( ) A: 磷酸化 B: 氧化水解 C: 底物水平磷酸化 D: 氧化还原

    • 4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包括( )。 A: 复合体Ⅰ B: 复合体Ⅱ C: 复合体Ⅲ D: 复合体Ⅳ E: ATP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