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现在()。
A: 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
B: 河底处
C: 1/2水深处
D: 1/3倍水深处
A: 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
B: 河底处
C: 1/2水深处
D: 1/3倍水深处
A
举一反三
-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流速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出现在()。 A: 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内 B: 近河底处 C: 1/2水深处 D: 1/3倍水深处
-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现在()。 A: A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 B: B河底处 C: C1/2水深处 D: D1/3倍水深处
- 河道断面流速分布的基本规律有( )<br/>A、中泓流速大、岸边附近流速小 A: 水面流速大,河底流速小 B: 垂线上最大流速畅流期出现在水面至至相对水深0.2的范围内,冰封期最大流速狭义至半深处。 C: 最大流速出现在河底处。
- 水文测验中流速点位常从()起算用点位深度除以全水深的“相对水深”表示。 A: 水面 B: 半深 C: 河底 D: 流速仪下放位置
-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 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 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内容
- 0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A: 小于,0.9 B: 大于,0.9 C: 小于,0.5 D: 大于,0.5
- 1
弯道水流水面流速大,离心力大,上层的水流指向( )岸;河底的流速小,离心力小,河底的水流则指向( )岸,形成横向环流。
- 2
当水深在5~10m范围时,应沿垂线在水面以下0.5m处和()处布设两个采样点。 A: A河底以上0.8m B: B河底以上0.5m C: C河底以上1m D: D1/2水深
- 3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A: 小于0.9 B: 大于0.9 C: 小于0.5 D: 大小0.5
- 4
当水深大于10m时,应沿垂线在水面下0.5m、()、河底以上0.5m处布设三个采样点。 A: 1/5水深 B: 1/4水深 C: 1/3水深 D: 1/2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