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无知论
般若是佛教所讲的对宇宙人生最实在最正确的认知能力,是成佛之后所具有的最高智慧。般若作为永恒之绝对存在,是无相而非有相。僧肇认为,般若无相并非空无,而是不住一切相又不离一切相的“殊胜相”。般若之无相,乃般若无知、无见的前提。“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真谛为空,般若为真智,自然无所知无所见。无相为体,无知无见为用。知与不知,乃相对概念,“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只有无知之般若,才能“照彼无相之真谛,”故“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般若智慧乃从直观体验中产生,以观照的方式把握世界,而非知识的分析的途径。“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唯般若之无知无见,才能超越一切之相对,无又分别,无有执着,而洞照一切,不遗一物。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佛教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理论基石是( ) A: 神不灭论 B: 缘起性空 C: 物不迁论 D: 般若涅槃
- 1
【般若】的近义词是什么,【般若】的同义词有哪些
- 2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称为“三藏”,佛经中有一部经仅有260字,却广为流传,即《般若()心经》。
- 3
二种般若
- 4
般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