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在报道罗盛教的光荣事迹中指出:“______战士罗盛教舍身抢救朝鲜溺水少年崔莹的壮烈事迹,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中被人民广泛地传播,并已成为广大指挥员、战斗员的学习榜样。 ”
A: 革命英雄主义
B: 国际主义
C: 爱国主义
D: 革命忠诚
A: 革命英雄主义
B: 国际主义
C: 爱国主义
D: 革命忠诚
B
举一反三
- 1952年1月,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少年崔莹而光荣牺牲,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 A: 杨根思 B: 罗盛教 C: 杨连第
- 1952年1月,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少年崔莹而光荣牺牲,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 A: A杨根思 B: B罗盛教 C: C杨连第
- 【判断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救助朝鲜落水儿童光荣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是罗盛教
- 在朝鲜,除了罗盛教,还有其他国际主义战士,跳入冰洞抢救朝鲜儿童、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妇女、在敌机空袭中抢救朝鲜老大娘而光荣牺牲,他们的英雄壮举在朝鲜人民心中立下了一座座伟大的丰碑,他们是_______。 A: 史元厚 B: 吕玉久 C: 张明禄 D: 王永维
- 1952年1月2日,志愿军烈士( )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跌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崔莹而牺牲。图为这位烈士的照片。【出题:武汉大学】 A: 罗春生 B: 罗盛教 C: 高瑞欣 D: 李湘
内容
- 0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9日,中国()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A: 远征军 B: 先遣队 C: 人民志愿军
- 1
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C: 人民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D: 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发挥积极作用
- 2
刊发在1951年9月17日的《东北日报》第4版上,题为《在朝鲜前线的运输线上》,主要介绍了什么事迹。 A: 中国铁路志愿援朝大队的战士们 B: 中国志愿军铁道技术部队的战士们 C: 朝鲜铁道技术部队的战士们
- 3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了有效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持久作战,筑成了能防、能攻、能机动、能生活的坑道工事。艰苦作战的间隙,将士们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唱歌、拉古琴等,这反映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________精神。 A: 革命爱国主义 B: 革命英雄主义 C: 革命理想主义 D: 革命乐观主义
- 4
刊发在1951年9月17日的《东北日报》第4版上,题为《在朝鲜前线的运输线上》,主要介绍了中国铁路志愿援朝大队与志愿军铁道技术部队的战士们保障运输的事迹。 A: 中国铁路志愿援朝大队的战士们 B: 中国志愿军铁道技术部队的战士们 C: 朝鲜铁道技术部队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