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
  • 【分析】本考点在2010年曾作为单项选择题考查过,即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在2012年又作为材料题进行考查,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同一个知识点,在三年以内,也可以重复考查,只是考查的题型有所变化。之所以考查诚信问题,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目命制材料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可以结合的点,从而在科目和分值上同时兼顾这两个子科目。诚信问题和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恰好有比较直观的联系,而民法又是法律学科中比较重要的科目,所以出这样的题目,也在情理之中。②本题所用材料,是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的材料,与2011年37题郭明义的材料如出一辙,说明时事对该科目材料题的命制有重要的影响。这个题目所揭示出的命题规律,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作为材料题的知识点,准确预测当年的材料题有重要意义。诚信在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诚信是为人之道,立足之本,是道德的根本,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①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③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④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在“信义兄弟”事件中,孙家和工友都表现出诚信为本的美德。哥哥、弟弟、母亲都讲诚信,工友以诚相待,体现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信义兄弟”之举体现了诚信美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内容

    • 0

      怎样理解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 1

      礼是道德力量的一种文化,而诚信是道德的基石,真正的礼离不开诚信的支持。

    • 2

      怎样理解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 3

      怎样正确地理解“软”这个特点?

    • 4

      怎样理解本质与现象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