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6
    怎样理解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观及其意望?
  • (1)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说谭嗣同继承了王夫之的“天下唯器”和尽道在尽器的思想,认为这是对《周易》以形而上下言道器、“明道器之相为一也”的最恰当的发明。但谭嗣同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既然是器体而道用。道依于器,则器存道存,器变道必变。人固不能弃器,因而不能弃道,但人却可以通过变器来改变道。显然,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观是直接为他的维新变法思想服务的。而且,他还指明,道并不只是为中国所私有,而与西人无涉,事实上,西人尽器,同样也就有道。(2)变法才能变道从道器的统一出发,谭嗣同对当时所谓必须先正人心(道)才能变法(器)的责难进行了批驳。认为正人心固然重要,但它必须是在变法的实践之中而不是之外:“言民道,则以耕桑树畜为先,无所器则无所道。圣人言道,未有不依于器者。岂能偏执四百兆颠连无告之民,一一责以空言,强令正心乎?”依器才能言道,正人心的礼义教化。只能在变法救死、使民众衣食富足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空言心性,其实正阻碍了变道。(3)借用以太证明仁通平等谭嗣同又以当时西方科学的物质性概念“以太”为体,而以精神性的仁为以太之用。他构造这种以太——仁的体用观的目的,在于利用以太无所不在、无所不通的物理特性,来证明他的仁通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这同样是基于变法维新的需要而阐发的器体道用的主张。

    内容

    • 0

      如何认识道教哲学的道器体用观?

    • 1

      怎样理解本质与现象及其关系

    • 2

      人道与商道怎样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 4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