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十七年”中国电影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 建国初期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第二次发展的艺术特点:大胆突破。具体是:(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2)艺术上大胆突破;(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1959年是5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特点是:(1)反映历史真实,将时代精神溶入革命题材之中;(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3)影片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长。60年代初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是强烈地追求创新。当时夏衍提出反对电影中的“四多”(直、露、多、粗),周扬同志要求电影“四好”(好故事、好演员、好镜头、好音乐),瞿白音的“创新独白”影响深远。

    内容

    • 0

      1949年到1966年间,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一次高潮,在电影史上称之为“十七年中国电影”

    • 1

      “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 2

      结合具体电影作品,论述中国“十七年”时期英雄电影的模式及其流变。

    • 3

      “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主要是 电影,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 。

    • 4

      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划分情况是()。 A: 中国电影被划分为精英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B: 中国电影被划分为商业电影和非商业电影 C: 中国电影被划分为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 D: 中国电影被划分为主旋律电影和非主旋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