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进行了的“铁丝母猴”实验说明了什么?()
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婴儿的这些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人和世界是值得信任的,内心建立起安全感。
举一反三
- 智慧职教: 动物心理学家哈洛通过“金属母猴和布母猴实验”推断,对依恋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 关于恒河猴实验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铁丝母猴能够供奶,幼猴常与铁丝母猴待在一起 B: 因为木制母猴能够供奶,幼猴常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C: 无论哪只母猴供奶,幼猴都常与铁丝母猴待在一起 D: 无论哪只母猴供奶,幼猴都常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内容
- 0
“心理理论”概念起源于以下哪个心理学实验() A: Premark和Woodruff1978年的黑猩猩实验 B: 1913-1917苛勒的黑猩猩实验 C: 哈洛的恒河猴实 D: 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
- 1
哈德曼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
- 2
美国动物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做的“ ”实验,来证明人类婴儿也具有接触安慰的先天需要
- 3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用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做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关系的实验。
- 4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