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 1
如何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理解“幸福方程式”。
- 2
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课程的类型?
- 3
从经济学的角度,如何理解商品的金融属性?
- 4
从狭义的角度如何理解仓储管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