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6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10分)
  • (1)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增长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这是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的理论核心。(3分)(2)极化作用是指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落后地区的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削弱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二是在国内外贸易中,落后地区处于不利地位,而发达地区处于有利地位,导致落后地区的发展受到抑制。(3分)(3)涓滴效应指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地区吸收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缓解落后地区的就业压力。二是二者经济的互补关系,发达地区购买落后地区的商品或者是向落后地区投资,会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三是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落后地区涓滴,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推动作用。(3分)(4)赫希曼认为,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作用而占据优势,但是,为了避免过分极化而造成的区域发展失衡,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该出面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协调发展。

    内容

    • 0

      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有( )。 A: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B: 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C: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 D: 区域增长极理论

    • 1

      关于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有()。 A: 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B: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 使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D: 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 2

      在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中,极化指的是()。 A: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产生的有利作用 B: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产生的不利作用 C: 南方的增长对北方产生有利的作用 D: 南方的增长对北方产生不利的作用

    • 3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赫希曼提出的是瓶颈效应基准。( )

    • 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其中不包括 A: 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 B: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 C: 弗兰克的“中心——外围”模式 D: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