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关于自杀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男和乙女系恋人,因婚姻问题受到各自家长的反对,遂相邀自杀。某日,二人在公园僻静处约会完毕,选好一颗连理树后各自上吊自杀,被人发现后送至医院,甲侥幸生还。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 甲男与乙女系恋人,因婚姻问题受到各自家长的反对,遂相邀自杀。某日,二人在公园约会完毕,选好一颗连理树后欲各自上吊自杀。乙女因害怕总将绳索套不到颈内,遂请甲将其抱起后,将绳索套在自己颈部。随后,甲也“自挂东南枝”,被人发现后送至医院,甲侥幸生还。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 甲男与乙女系恋人,但男方家长因女方家社会地位较低不同意这门婚事。甲是孝子,不忍心因此事与父母闹翻,遂拿来两瓶安眠药(一真一假),欺骗乙女说“今生不成相邀来世”,之后,二人各自吞服“安眠药?一瓶“自杀”,乙女服后死亡,甲男安然无恙。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 甲男与乙女系恋人,因婚姻问题受到各自家长的反对,遂相邀割脉自杀。乙女因害怕,不敢下手,遂请甲男帮忙将自己腕动脉割断,先甲男一步而去。正当甲男用刀割自己的腕动脉时,被家人发现,未能追随乙女而去。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A,A,B,C,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1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2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3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4

      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