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流量法水文预报方案编制,以峡江1984年9月2日洪水为典型洪水,计算上游吉安-新田站合成流量,要求有详细的计算步骤和成果。1、 正确摘录吉安、新田的洪水数据(10分);2、 已知吉安到峡江的洪水传播时间为10h,新田到到峡江的洪水传播时间为11h,计算其合成流量大小及传播时间(25分);3、 过程合理、格式规范(10分);4、 详细说明合成流量法水文预报方案编制原理(15分)。
举一反三
- 相应水位(流量)法是,根据以往的洪水过程资料,点绘上、下游站相应洪峰水位(流量)()和上游站洪峰水位(流量)与洪水传播时间相关图,按图中的关系,来预报下游站未来的洪峰水位(流量)及出现时间。 A: 水位过程线图 B: 流量过程线图 C: 相关图 D: 诺摸图
- 相应水位(流量)法是根据以往的洪水过程资料,点绘上、下游站相应洪峰水位(流量)相关图和上游站洪峰水位(流量)与洪水传播时间相关图,按图中的关系,来预报()未来的洪峰水位(流量)及出现时间。 A: 下游站 B: 支流站 C: 上游站 D: 上、下游站
- 自上游断面出现洪峰到下游断面出现洪峰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洪水在该河段的()。 A: 洪水历时 B: 洪水过程 C: 传播时间 D: 洪水流量
- 相应水位(流量)法是根据以往的洪水过程资料,点绘上、下游站()洪峰水位(流量)相关图和上游站洪峰水位(流量)与洪水传播时间相关图,按图中的关系,来预报下游站未来的洪峰水位(流量)及出现时间。 A: 相同 B: 相应 C: 不同 D: 同一
- 相应水位(流量)法是根据以往的洪水过程资料,点绘上、下游站相应洪峰水位(流量)相关图和()洪峰水位(流量)与洪水传播时间相关图,按图中的关系,来预报下游站未来的洪峰水位(流量)及出现时间。 A: A上、下游站 B: B下游站 C: C支流站 D: D上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