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新报》的宗旨是宣传宗教、联络教徒教友以及沟通传教活动信息。
对
举一反三
- 1874年9月5日,《中国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转型主要表现在( )。 A: 更加注重报纸的可读性和时效性 B: 内容改变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C: 其内容改变为以介绍西学知识为主 D: 读者对象由教徒教友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
- 英美传教士林乐知于1868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后更名为( )。 A: 《上海新报》 B: 《万国公报》 C: 《申报》 D: 《中外新报》
- 为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是( )。 A: 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 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辩论 C: 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进行唯物论或唯心论的宣传 D: 教徒在自己家中进行念经、祈祷等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办事机构、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开办宗教院校,()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职人员和进行其他传教活动。 A: 可以;可以 B: 不得;不得 C: 不得;可以
- 中国大学MOOC: ( )是教徒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宗教景观的骨架。
内容
- 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校学生参加宗教组织和教徒在宗教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的宗教活动。 B: 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成立任何宗教组织。 C: 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举办任何宗教活动。 D: 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布道、传教和宣传有神论、散发宗教传单和其他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宗教书刊。
- 1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的传教活动的有() A: 未经批准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处所讲经、讲道,进行宗教聚会活动。 B: 在中国公民中委任宗教教职人员 C: 在中国公民中发展宗教教徒 D: 制作或销售宗教书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电子出版物等宗教用品。
- 2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在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刊。
- 3
最早到中国传教的耶稣教会人员是()。
- 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校学生参加宗教组织和教徒在宗教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的宗教活动B、 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校园内不得成立任何宗教组织C、 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校园内不得举办任何宗教活动D、 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校园内不得布道、传教和宣传有神论、散发宗教传单和其他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宗教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