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相训是形训的一种方式。
错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讽,诵也。诵,讽也。”“谨,慎也。慎,谨也。”这种训释词义的方式是 A: 互训 B: 递训 C: 同训 D: 多字相训
- 1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这种训诂方式属于()的范围。 A: 形训 B: 声训 C: 义训 D: 会意
- 2
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基本方法是() A: 形训 B: 声训 C: 义训 D: 考察
- 3
在训诂学中,直接解释词义的方式称为()。[北京大学2010年研] A: 声训 B: 形训 C: 义训 D: 通假
- 4
“追,逐也。”“逐,追也。”这样的训释方式是( ) A: 反训 B: 同训 C: 递训 D: 互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