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克殷?,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武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武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武王曰:“善哉!”乃从周公之言。
13.(1)使……活下来(2)怎么办(3)就(4)亲近14.让士人和百姓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种自己的田,不改变原来的制度。15.周武王听从了周公建议,因为周公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是1致的,都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16.君主应该爱护老百姓,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举一反三
- 武王克殷召大公而问曰
- 标点并翻译下文。<br/>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 周公是武王之叔,辅助武王为政
-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啃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枉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韩非子·难一》)
- 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内容
- 0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竭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 1
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公的姓名是
- 2
下列句子中重复出现的词含义与用法相同的是( ) A: 【可】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 B: 【善】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C: 【子】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D: 【其】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墨者有巨子腹(tūn),居秦,其子杀人。
- 3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4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A: 武王伐纣 B: 西周分封制 C: 春秋争霸 D: 战国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