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 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跨区域迁移(异地城镇化)对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正确的是:
同时提高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城镇化水平
举一反三
- 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跨区域迁移(异地城镇化)对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同时降低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城镇化水平 B: 只降低迁出区的城镇化水平 C: 同时提高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城镇化水平 D: 只提高迁入区的城镇化水平
- 以下对城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 B: 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C: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进化 D: 农村文明持续向城镇文明转型发展
- 新型城镇化的任务有()。 A: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C: 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D: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城镇化水平是指一定区域的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第一产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是指二、三产业在城镇经济结构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调查发现,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同步增长的区域发展比较协调。表1为“2004年和2014年青海省各市(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对比表”。读表回答15~16题。15.有关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增长率,叙述正确的是() A: 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B: 2004年产业城镇化均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C: 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D: 2014年产业城镇化总体超前人口城镇化
内容
- 0
城镇化表现为()持续向()转移,城镇数量增加,()扩大,城镇()水平提高。
- 1
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以及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都是城镇化的过程。()
- 2
发展城镇化的核心是() A: 土地城镇化 B: 人的城镇化 C: 城镇产业大发展 D: 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 3
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重要指标,称为()。 A: 城镇化水平 B: 城镇化进程 C: 城镇化过程 D: 城镇化数量
- 4
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 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 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 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