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边与梁整浇的多跨连续板,无论是按弹性或塑性计算都将计算弯矩乘以0.8折减系数再于配筋计算。
错误
举一反三
-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及()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可以乘 的折减系数。
- 中国大学MOOC: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不等跨的多跨连续梁、板时,当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 )可近似按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系数
- 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是( )的受力特点。 A: 单向梁、板 B: 双向梁、板 C: 连续梁、板 D: 纵向梁、板
- 按弹性方法计算不等跨的多跨连续梁、板时,当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 )可近似按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系数查表。 A: 5% B: 10% C: 15% D: 20%
内容
- 0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一般板与次梁的内力计算按理论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按理论计算。 ( ) A: 弹性,塑性 B: 塑性,弹性 C: 弹性,弹性 D: 塑性,塑性
- 1
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截面计算,支座按 截面计算。
- 2
对于四边与梁整体连接的板,设计时应将哪些区格计算所得弯矩予以折减。() A: 中间区格 B: 边跨的跨中截面 C: 离板边缘的第二支座截面 D: 角区格
- 3
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一般可取( )。 A: 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 板或梁的净跨ln C: 1.025ln和ln+a/2两者中较小值 D: 1.05ln和ln+a两者中较小值
- 4
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