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承梁内力时,可在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基础上,进行调幅,确定支座弯矩后,跨中弯矩也应乘以调幅系数。()
错
举一反三
-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 关于塑性内力重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塑性内力重分布时,一般均伴随着结构变形增大。 B: 只有超静定结构才会发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C: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可以提高其设计承载能力,可应用调幅法进行设计。 D: 调幅后支座弯矩减小,跨中弯矩增大。
- 所谓弯矩调幅法,即对结构按弹性理论算得的某些弯矩绝对值较大的支座截面弯矩按调幅系数β下调,以考虑结构非弹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其中,调幅系数β一般不宜大于 A: 0.15 B: 0.25 C: 0.35 D: 0.45
-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A: 0.8 B: 0.75 C: 0.7 D: 0.65
- 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使( ) A: 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 B: 跨中、支座弯矩都减少 C: 跨中、支座弯矩都增大 D: 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少
内容
- 0
【单选题】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 1
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结果,而使()。 A: 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 B: 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 C: 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
- 2
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按塑性设计应() A: 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B: 对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C: 对跨中和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D: 对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增加,要满足平衡条件。
- 3
等跨连续梁、板采用弯矩调幅的实用计算方法(查塑性内力重分布系数)时,做法正确的是() A: 不需要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B: 需要考虑支座对梁的转动约束 C: 需要绘制内力包络图 D: 需要将支座处内力换算到支座边缘处
- 4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 A: 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B: 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响应加大 C: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D: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