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5
    试从国际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讨论农村社会流动将向何处去。
  • 答:从国际农村社会的流动的历程来看,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首先是从农村转向城市,促使城市化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但同时也不断造成农村地区不断衰落。而后农村劳动力更多趋向在农村内部转移配置,并非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内部转移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和非农化,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我国出现的“民工潮”与“民工荒”与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流动进程相似。(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大规模进入城市成为一种潮流。成为“民工潮”。“民工潮”的作用:①为城市补充了大量劳动力,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服务需要;②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br][/br]③“民工潮”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素质。(2)从2004年初开始,原本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先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这一现象被称为“民工荒”现象。“民工荒”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的流动越来越理性化。导致“民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①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农民外流的意愿;②农民进城的待遇过低、就业环境恶劣、农民工的社会保护与维权机制缺失。(3)“民工潮”与“民工荒”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到农村内部转移配置相类似。我国农村社会流向今后可能趋向于农村内部的转移配置。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4)农村社会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流动不仅能推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农牧业的发展,满足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还能促进文化教育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其给予我国的启发如下:①加快加强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面对社会流动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能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地、正确地面对农村社会流动问题。②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控制和管理不合理的农民流动,避免过度流动对城市造成过大的压力。农村社会流动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免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③加强对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有关部门要对聚居区加强管理,加快进城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减少他们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摩擦。

    内容

    • 0

      农村社会流动有哪些功能?

    • 1

      农村社会流动对农村社会发展至少具有六方面的作用

    • 2

      当前农村社会流动存在哪些问题?

    • 3

      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村阶层之间有什么关联?如何理解阶层的再生产与社会流动的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 4

      有人说“流动的农民具有更多的现代性”。请结合农村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农村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