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与此同时,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综合分析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是根本原因。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要,同时自身在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脆弱性,导致了诸多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因此,杜绝脆弱性的存在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B: 信息系统面临诸多黑客的威胁,包括恶意攻击者和恶作剧攻击者。信息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接触信息系统的人越多,信息系统越可能遭受攻击。因此,避免有恶意攻击可能的人接触信息系统就可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C: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分析,因为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同时外部又有威胁源,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可能发生安全事件。因此,要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需从内外因同时着手
D: 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和人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内因和外因都可能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外部攻击者和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攻击、本地破坏和内外勾结等手段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对人这个因素的防范应是安全工作重点
A: 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是根本原因。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要,同时自身在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脆弱性,导致了诸多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因此,杜绝脆弱性的存在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B: 信息系统面临诸多黑客的威胁,包括恶意攻击者和恶作剧攻击者。信息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接触信息系统的人越多,信息系统越可能遭受攻击。因此,避免有恶意攻击可能的人接触信息系统就可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C: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分析,因为信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同时外部又有威胁源,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可能发生安全事件。因此,要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需从内外因同时着手
D: 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和人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内因和外因都可能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外部攻击者和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攻击、本地破坏和内外勾结等手段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对人这个因素的防范应是安全工作重点
举一反三
- 信息泄露属于信息破坏事件类别,以下对信息泄露事件的描述准确的是()。 A: 未经授权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更换为攻击者所提供的信息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B: 因误操作、软硬件缺陷或电磁泄漏等因素导致信息系统中保密、敏感、个人隐私等信息暴露于未经授权者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C: 未经授权用户利用可能的技术手段恶意主动获取信息系统中信息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D: 因误操作,人为蓄意或软硬件缺陷等因素导致信息系统中信息丢失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 信息安全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过程的安全、信息内容的安全。()
- ()会对信息安全产生威胁。 A: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 B: 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C: 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 D: 黑客行为
-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对信息安全事件分级,主要考虑三个要素:() A: 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 B: 系统损失 C: 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 D: 信息系统的承载用户数量 E: 社会影响
- 信息系统安全包含信息系统自身安全和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