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3
    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期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B: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C: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
    D: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 ),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A: 少于7日 B: 超过7日 C: 少于15日 D: 超过15日

    • 1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规定了民事诉讼当事人举证期限,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A: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实有困难的,经过法院允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但是只允许延长一次 B: 举证期限一旦确定,在任何情况下,当事人都不可以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C: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实有困难的,经过法院允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延长举证期限后,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还有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D: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多次申请延长举证期限,但自第二次申请起,是否准许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 2

      关于举证期限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举证期限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同意 B: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允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但只允许延长一次 C: 普通程序中,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D: 简易程序中,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15日

    • 3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 ),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2.0) A: 少于7日 B: 超过7日 C: 少于15日 D: 超过15日

    • 4

      关于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举证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举证期限只能由法院指定 B: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不需要法院认可 C: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D: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申请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