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举一反三
- 以下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经》首先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 B: 共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 C: 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编撰的 D: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 战国时期魏国制定了一部法典,其作者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这部法典是 A: 法经 B: 秦律 C: 魏律 D: 楚律
- 战国时期魏国制定了一部法典,其作者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这部法典是()。 A: 禹刑 B: 吕刑 C: 九刑 D: 法经
- 战国时期魏国制定了一部法典,其作者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这部法典是( 《 》 )。
- 下列关于《法经》篇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杂法”规定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B: 篇目总共为七篇,至汉代增加为九篇 C: “捕法”是关于囚禁、审判及实施刑罚方面的法律规定 D: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之篇目始于“盗法”与“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