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以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农民严俊昌为首的几位农民按手印签订了分地生死文书。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未深人人心
B: 还没有明确的“包产到户”政策
C: “左”的干扰在安徽已经不存在
D: 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未深人人心
B: 还没有明确的“包产到户”政策
C: “左”的干扰在安徽已经不存在
D: 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举一反三
- 197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创造了( )。 A: 包干到户 B: 包产到户 C: 包干到组 D: 包产到组
- 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等领导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 安徽凤阳()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A: 华西村 B: 小岗村 C: 大寨乡
- 一个红手印,一个政策,<br/>一个开始。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按下分田到户红手印的那张薄纸,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8枚红手印催生了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王制。当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B: 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 C: 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 D: 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 1978年,()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 河南南街村 B: 江西华西村 C: 山西大寨村 D: 安徽小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