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需设预拱度时,预拱度值等于( )。
A: 结构重力产生的挠度
B: 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挠度
C: 结构重力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挠度
D: 以上都不是
A: 结构重力产生的挠度
B: 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挠度
C: 结构重力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挠度
D: 以上都不是
举一反三
- 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应等于下列因素所产生的挠度( )。 A: A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B: B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C: C1/2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D: D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 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应等于下列()因素所产生的挠度。 A: 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B: 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C: 1/2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D: 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 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应等于下列因素所产生的挠度()。 A: 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B: 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考虑冲击力) C: 1/2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D: 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包括( )。 A: 预加应力产生的反拱 B: 荷载产生的挠度 C: 普通钢筋产生的挠度 D: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产生的挠度
- 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挠度,是由()引起的上挠度和外荷载产生的下挠度两部分组成。 A: 偏心预加力 B: 预拱度 C: 偶然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