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刑法方面,( )年《东京公约》规定了航空器登记国的管辖权,一国对在本国登记的飞机上发生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
举一反三
- 下列有关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刑事管辖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东京公约》只规定了航空器登记国拥有管辖权 B: 《蒙特利尔公约》增加了罪行发生地国管辖权 C: 《海牙公约》规定了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享有管辖权 D: 《海牙公约》规定了任何情况下降落地国都有管辖权
- 4.《东京公约》对“空中劫持”的管辖权规定的国籍原则,指以( )的管辖为主。 A: 行为者所属国 B: 受害者所属国 C: 飞机登记国 D: 飞机承租人所属国
- 《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罪行发生地国可对机上发生的罪行行使管辖权。()
- 1963年缔结的《维也纳公约》(中国是缔约国)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国有权对发生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行为行使管辖权。”
- 以下哪些属于《东京公约》的内容:() A: 明确了适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B: 确立了航空器登记国管辖权 C: 第一次规定了劫持航空器犯罪 D: 明确了航空器机长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