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处于透镜物方焦面,经透镜成像,则其共轭像面在( )。
A: 像方无穷远
B: 像方焦平面上
C: 物方无穷远
D: 物方焦平面上
A: 像方无穷远
B: 像方焦平面上
C: 物方无穷远
D: 物方焦平面上
A
举一反三
- 共轴球面系统垂轴放大率β=1的一对共轭面是( )。 A: 物方与像方主平面 B: 物方焦平面与像方无穷远 C: 物方与像方节平面 D: 物方无穷远与像方焦平面
- 无限筒长显微镜物镜 A: 就是被观察物体位在物镜物方焦平面处,在物镜的后面附加一镜筒透镜,再把像成在目镜的物方焦面上。 B: 就是被观察物体位在物镜像方焦平面处,在物镜的后面附加一镜筒透镜,再把像成在目镜的像方焦面上。 C: 就是被观察物体位在物镜物方焦平面处,在物镜的后面附加一镜筒透镜,再把像成在目镜的像方焦面上。 D: 就是被观察物体位在物镜像方焦平面处,在物镜的后面,附加一镜筒透镜,再把像成在目镜的物方焦面上。
- 有一个无限远物点,经某一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则其像点必在理想光学系统的( )。 A: 像方焦点上 B: 物方焦点处 C: 像方焦平面上 D: 物方焦平面上
- 物方焦平面与像方焦平面不是一对共轭面。
- 关于共轭点和共轭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方焦点的共轭点是像方焦点; B: 物方焦点的共轭点是无限远轴上像点; C: 像方焦面的共轭面位于物方无限远; D: 像方焦面的共轭面位于物方焦面。
内容
- 0
任何—个共轴光学系统都可用一对共轭基面、两对共轭基点表示,它们通常是指( )。 A: 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 B: 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物方节点和像方节点 C: 物方焦平面和像方焦平面,物方主点和像方主点,物方节点和像方节点 D: 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物方焦点和像方无穷远处轴上点,像方焦点和物方无穷远处轴上点
- 1
理想光学系统中,与像方焦点共轭的物点是( )。 A: 物方焦点 B: 物方焦面 C: 轴上无穷远的物点 D: 轴外无穷远的物点
- 2
一个无限远物点,经某一理想系统成像,则正确的陈述是 A: 其像点必在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处 B: 其像点必在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平面处 C: 该物点与像方无穷远共轭 D: 该物点与其像点可作为此理想光学系统的一对基点
- 3
以下关于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一般由多片镜头组合而成 B: 用于白光信息处理的傅里叶变换透镜,比用于单色光变换的傅里叶透镜所采用的镜头片数更多 C: 设计时需要对两对共轭面(物方焦平面-像方无穷远,物方无穷远-像方焦平面)同时校正像差 D: 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视场取决于镜头的孔径
- 4
以下关于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视场取决于镜头的孔径 B: 用于白光信息处理的傅里叶变换透镜,比用于单色光变换的傅里叶透镜所采用的镜头片数更多 C: 设计时需要对两对共轭面(物方焦平面-像方无穷远,物方无穷远-像方焦平面)同时校正像差 D: 一般由多片镜头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