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一般可取( )。
A: 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 板或梁的净跨ln
C: 1.025ln和ln+a/2两者中较小值
D: 1.05ln和ln+a两者中较小值
A: 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 板或梁的净跨ln
C: 1.025ln和ln+a/2两者中较小值
D: 1.05ln和ln+a两者中较小值
举一反三
- 对于多跨连续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l取( )。 A: ln+h/2+b/2和ln+a/2+b/2两者中较小值(b为板第二支座的宽度) B: ln+h/2和ln+a/2两者中较小值 C: 1.025ln+b/2和ln+a/2+b/2两者中较小值 D: 1.025ln和ln+a/2两者中较小值
- 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截断点应( )。 A: 距离支座边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B: 距离支座边0.1Ln(Ln为相邻两跨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C: 距离支座边Ln/3(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D: 距离支座边Ln/3(Ln为相邻两跨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 基础梁的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说法正确的有( ) A: 边支座处,自主梁支座外缘向梁跨内伸出ln/4范围,不包括支座宽 B: 中支座处,自主梁支座外缘向各梁跨内伸出ln/4(ln为两跨净跨值的最大值)范围,不包括支座宽 C: 中支座处,自主梁支座外缘向各梁跨内伸出ln/4(ln为两跨净跨值的最大值)范围,包括支座宽 D: 中支座处,自主梁支座外缘向各梁跨内伸出ln/4(ln在计算中分别取各跨的净跨值)范围,包括支座宽
- 非框架梁L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从柱边伸出至梁内( )位置。 A: ln/3(ln为本跨净跨值) B: ln/5(ln为本跨净跨值) C: ln/4(ln为本跨净跨值) D: ln/3(ln为支座两侧较大一跨的跨净跨值)
- 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或深梁时,梁端部上部支座筋取伸入跨内长度为Ln/3,Ln为相邻左右两跨中跨度较大一跨的跨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