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陶艺坯体经过素烧或缔烧后再上釉,用低温二次烧成,使釉完全熔化,这种方法称为什么?
釉烧法
举一反三
- 唐三彩一般采用二次烧成,即( ) A: 高温素烧、高温釉烧 B: 高温素烧、低温釉烧 低温素烧、高温釉烧 低温素烧、低温釉烧
- 施釉或不施釉的坯体,不经素烧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 ) A: 烧成 B: 一次烧成 C: 二次烧成 D: 三次烧成
- 生产骨灰瓷时,通常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工艺,其中素烧时使坯体成瓷,釉烧时是将釉料熔化形成釉层,最后制得合格制品
- 二次烧成时素烧的温度低于釉烧的温度称为(),这时素烧的目的主要是使坯体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进行施釉,减少破损,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 在生坯(或低温素烧坯,低温素烧釉坯或生釉坯)上进行彩绘,然后施一层透明釉,最后釉烧即为()。 A: 釉下彩 B: 釉上彩 C: 釉中彩 D: 粉彩
内容
- 0
坯体施釉前进行的焙烧工艺过程:( ) A: 烧成 B: 素烧 C: 釉烧 D: 以上都不是
- 1
唐三彩的烧造工艺是两次烧成,先是在1100°C左右的高温下烧岀素坯,然后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再经()°C低温烧成
- 2
素烧是指需要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在施釉之前,对成型而未上釉的坯体先进行低温焙烧,一般温度控制在()度左右。 A: 600-800℃ B: 800-1000℃ C: 1000-1200℃ D: 1200-1500℃
- 3
素烧的温度比釉烧的温度高称为(),釉烧的目的只是将釉料熔化。
- 4
将生坯烧到足够高的温度使之成瓷,然后施釉,再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釉烧称为()。 A: 二次烧成 B: 重烧 C: 一次烧成 D: 三次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