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 恢复到一.二八事变以前的状态

    内容

    • 0

      1939 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 1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发动了()次反共高潮。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 2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

    • 3

      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 ),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A: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C: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D: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 4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A: 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 B: 打击限制共产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 C: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 D: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