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
“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举一反三
-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 甲父乙与丙相斗,丙以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但误伤其父乙。依汉律,殴父罪应判枭首之刑。董仲舒认为,按《春秋》之义,对甲() A: 判徒刑 B: 判枭首 C: 不应坐罪 D: 判斩左趾
- 甲、乙、丙共有房屋一套,甲欲以4000元的价格转让自己的份额,丙表示不买,甲未通知乙转让之事。3个月后,丁愿意购买,甲接受了丁的购房款,此时,丙、乙均要求以同一价格购买甲的份额,甲父也要购买,甲的份额应当转让给()。 A: 乙与丙 B: 丁 C: 乙 D: 甲父
- 甲将乙(8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甲和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B: 甲和丙不成立共同犯罪 C: 甲和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D: 甲和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 国有公司经理甲与社会上的乙、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丙盗骗该公司大量财物,此案 。 A: 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 B: 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 C: 甲构成贪污罪,乙、丙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D: 乙、丙构成盗窃罪,甲以盗窃罪共犯论处
内容
- 0
甲见义勇为不幸牺牲。早年丧妻的甲父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引发心脏病不治身亡。甲有妻子乙、儿子丙、弟弟丁。据此,甲父遗产的继承人应为()。 A: 甲、乙、丙、丁 B: 乙、丙、丁 C: 丙、丁 D: 丁
- 1
甲、乙、丙二人,甲21岁时,乙15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乙的3倍。当甲25岁时,丙的年龄是 A: 45 B: 43 C: 41 D: 39
- 2
甲、乙、丙三人组成仲裁庭,甲为首席仲裁员,甲认为应支持申请人的主张,乙、丙认为应支持被申请人的主张,则下列正确的是( )
- 3
【单选题】右图所示甲、乙、丙三种药物,其效能比较为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甲>丙>乙 D. 乙>甲>丙 E. 丙>乙>甲
- 4
甲、乙、丙三人合买了一套机器设备。甲欲以5000元的价格转让自己的份额。乙、丙知道后,丙表示不要,乙未置可否。3个月后,丁愿意购买该份额,甲允诺并履行,同时接受了丁交付的5000元款项。此时甲父知道此事也欲购买该份额,甲又与其父签订了转让份额协议。这时乙、丙也分别向甲表示,欲购买甲的份额。甲的份额应转让给( )。 A: 乙与丙 B: 乙 C: 丁 D: 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