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摄影的注意事项及体表定位标记有哪些?简述腰椎斜位摄影的临床意义。
腰椎摄影的注意事项有:⒈必须掌握腰椎正常解剖和体表定位标志,才能准确投照并摄出可供诊断的腰椎照片。⒉照片上应显示第11~12后肋,以便定位。⒊腰椎摄片条件高,须使用滤线设备,以提高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⒋腰椎损伤的病人,摄片时操作应轻柔,尽量少搬动病人,避免加重脊髓神经的损伤。⒌腰椎过度弯曲造成椎体间影像重迭,可利用斜射线或调整体位方法纠正之。体表定位标记有:⒈剑突平第11胸椎平面。⒉剑突与肚脐连线之中点相当于第1腰椎平面。⒊脐上2厘米相当于第3腰椎平面。⒋两侧髂骨嵴连线之中点平第4~5腰椎间隙。⒌髂前上棘连线之中点相当于第2骶椎平面。腰椎斜位摄影的临床意义是腰椎斜位片上可清楚地显示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及关节面,适于观察腰椎峡部不连和小关节病变。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腰椎常规摄影位置是 A: 正位 B: 侧位 C: 斜位 D: 正、侧位 E: 正、侧、斜位
- 1
腰椎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对准
- 2
腰椎结核的常规摄影体位是前后位和侧位
- 3
腰椎斜位摄影时,应使冠状面与台面成()角,腰椎棘突后缘置于台面中线后方()cm处。中心线应对准第()腰椎垂直射入。
- 4
腰椎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对准肚脐垂直射入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