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压洞而言,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厚度应不小于3倍洞径。
对
举一反三
- 关于隧洞选线,不正确说法有()。 A: 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节理面有较大交角 B: 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垂直 C: 对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 D: 对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
- 关于隧洞选线,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方向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交角 B: 对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层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 C: 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垂直 D: 对低流速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
- 当围岩完好,有压隧洞的洞径小于 6 米时,可只考虑内水压力。 ( )
- 当围岩厚度超过1.5倍开挖洞径时,才考虑弹性抗力。( )
- 有压遂洞的围岩厚度不应小于:( )
内容
- 0
流速小于20m/s的无压隧洞平面弯曲半径不宜小于( )倍洞径(或洞宽),转角不宜大于( );流速小于20m/s的有压隧洞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倍洞径(或洞宽)。 A: 5,90°,3 B: 5,60°,3 C: 3,60°,2.5 D: 3,70°,5
- 1
关于弹性抗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主动力 B: 当围岩厚度大于3倍开挖洞径时才考虑 C: 当存在弹性抗力时,可减小衬砌厚度 D: 基岩越坚固,弹性抗力越大
- 2
下述关于隧洞选线对地质条件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 洞线和构造断裂面、主要软弱带走向的夹角不宜小于30º B: 一般有压隧洞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开挖洞径 C: 若围岩坚固完整无不利构造,当衬砌时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1.0H(H为压力水头) D: 隧洞进出口顶部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开挖洞径或洞宽
- 3
施工单位洞室作业,当洞身长度大于洞径()倍时,应强制通风。 A: 1~3倍 B: 1~5倍 C: 2~5倍 D: 3~5倍
- 4
弹性抗力的分布范围为( )(考虑洞身的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