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是基因工程的产生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A: 1953年证明DNA的双螺旋结构。
B: 60’s-70’s年代,提出中心法则,发现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
C: 1930年,明确了烟草花叶病毒是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D: 1978年,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发酵生产胰岛素。
A: 1953年证明DNA的双螺旋结构。
B: 60’s-70’s年代,提出中心法则,发现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
C: 1930年,明确了烟草花叶病毒是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D: 1978年,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发酵生产胰岛素。
举一反三
- 在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连接的酶是 A: DNA聚合酶Ⅰ B: DNA聚合酶Ⅱ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DNA连接酶
- 基因工程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连接的酶是() A: RNA连接酶 B: RNA聚合酶 C: DNA连接酶 D: DNA聚合酶 E: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 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细胞 D: 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 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 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C: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 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 基因工程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连接的酶是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RNA聚合酶 C: DNA聚合酶 D: DNA连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