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是()
A: A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B: B激活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
C: C降低缓激肽的降解,增加缓激肽含量
D: D促进缓激肽的降解,减少缓激肽含量
E: E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A: A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B: B激活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
C: C降低缓激肽的降解,增加缓激肽含量
D: D促进缓激肽的降解,减少缓激肽含量
E: E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举一反三
- 关于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B: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C: 降低缓激肽的降解,增加缓激肽量 D: 减少醛固酮的分泌
- 与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有关的是 A: 抑制血管内皮释放NO B: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生成 C: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D: 促进缓激肽的降解 E: 抑制PGI2生成
- [color=#000000]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有[/color] 未知类型:{'options': ['抑制血管紧张素[tex=0.5x1.0]ycRjqHa76IDpEZtluYQxdQ==[/tex]转换酶', '使血管紧张素[tex=0.929x1.0]y8kojvrBqsWfR88OxZgFjw==[/tex]生成增多', '抑制激肽酶[tex=0.929x1.0]y8kojvrBqsWfR88OxZgFjw==[/tex]', '减少缓激肽含量',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type': 102}
- 氯沙坦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 B: 阻断β 受体 C: 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D: 抑制缓激肽降解 E: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 氯沙坦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血管紧张素I的生成 B: 阻断B受体 C: 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 D: 抑制缓激肽降解 E: 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