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潁考叔當時擔任潁谷管理邊境的官員,聽說此事後,就對莊公有所進獻。莊公賞賜給他食物。他在吃的時候把肉丟掉了,莊公於是問他(爲什麼這樣做)。
B: B、潁考叔做了潁谷管理邊境的官員,聽說此事後,就對莊公有所進獻。莊公賞賜給他食物。他在吃的時候沒有吃肉,莊公於是問他(爲什麼這樣做)。
C: C、潁考叔是潁谷這個地方管理邊境的官員,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就給莊公進獻計策。莊公賞賜給他食物。他在吃的時候把肉都丟掉了,莊公於是問他(爲什麼這樣做)。
D: D、潁考叔是潁谷這個地方管理邊境的官員,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就給莊公進獻計策。莊公賞賜給他食物。他在吃的時候把肉放在一邊不吃,莊公問他爲什麼這樣做。
举一反三
- 老莊哲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莊子認為:道變在於萬物之中,這一說法正確嗎?
-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中加下划线字的意義為() A: 疆界 B: 帝王以爵位、土地、名號等賜人
-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A: 莊公說:“做多了不合乎道義的事情,一定會自行滅亡,您暫且等等看。” B: 莊公說:“總是做不合乎道義的事情,一定會自己摔跟頭,您姑且等着吧。” C: 莊公說:“做多了便不仗義,那麼必然會自己垮臺,您姑且等着吧。” D: 莊公說:“多做不仗義的事,就必然會自尋死路,您姑且等等看吧。”
-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譯〕曹沫,魯國人,因爲有勇力,臣事魯莊公。
-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譯〕曹沫,魯國人,因爲有勇力,臣事魯莊公。 A: 正确 B: 错误
内容
- 0
約翰奈許是一位天才數學家,小學時,他就驕傲的徜徉在數字王國中解題樂而不疲,並解決了一系列數學界公認的難題,成為一顆璀璨的明星.約翰奈許於1947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所就讀,大部分時間他都徘徊於校園大廳內,有時候會突然衝進空教室,在黑板上以閃電的速度寫一堆奇怪的方程式.在他22歲生日時拿到了博士學位,並得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計畫和教職工作,也因當時世界正值冷戰時期,所以他也希望能對美國有所貢獻,這時突然出現一名情治人員威廉帕奇,請他參與一項機密的解碼任務,他想抓住機會全力投入這項任務.若他眼前出現了一串數字為:24816326412825651210…,試問:
- 1
關於《莊子》敘述正確的是: A: 《莊子》又名《南華經》。《莊子》一書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 B: 司馬遷認為莊子思想“其要歸本於老子”。 C: 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 D: 一般認爲內篇爲莊子自著,外篇和雜篇爲其後學者所著。
- 2
不想捐錢給慈善機關的人會說這些機關很沒效率、亂用,可是他們可能也沒有證據,這種對結果的思考屬於一種「確認偏誤」。
- 3
「如果某人申請到公費留學的資格,那麼他(她)一定參加過本次公費留考的測驗。」若以條件性陳述和等價陳述做判斷,以下哪一句話與這句話意義相同? A: 若阿徹沒有參加過本次的公費留考測驗,他必定無法申請到這次公費留學的資格。 B: 若阿徹參加過本次的公費留考測驗,他一定能申請到這次公費留學的資格。 C: 若阿徹無法申請到這次公費留學的資格,他必定沒有參加本次公費留考測驗。 D: 以上皆非。
- 4
“無庸,將自及”中“及”的用法與下列哪一句中的“及”相同? A: 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B: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C: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D: 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黄泉,無相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