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夫”的詞性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B: 夫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農夫也。
A: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B: 夫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農夫也。
C
举一反三
- 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時間詞後面作助詞的是( ) A: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为東盟主 B: 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农夫也 C: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国也 D: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時間詞後面作助詞的是( ) A: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为東盟主 B: 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农夫也 C: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国也 D: 老臣今者殊不慾食
-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____。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押,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貪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 “孰为夫子”中“夫”和下列哪句话中的“夫”同义() A: 由与求也,相夫子。 B: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C: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D: 逝者如斯夫。
内容
- 0
下列句中,連詞“則”連接前後兩部分,表示假設關係的有( ) A: 以母則不食,以妻則食之。 B: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 C: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D: 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 1
下列句中“莫”的詞性與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 )。 A: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B: 小子何莫學夫詩? C: 君有急病見於面,莫多飲酒。 D: 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
- 2
下列各句中,“夫”用作语气词的是() A: 小子何莫学夫诗?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D: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3
窮盡性地分析《胠篋》篇中“爲、則、而、然而、然則、夫、以”的詞性和用法,如果是實詞,指明意義。
- 4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