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 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 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 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 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A: 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 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 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 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体现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政策是( )。
- 1
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四川、安徽等地农村出现了包产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是朝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创造性的尝试,主持人是中央农村工作部的( )。【出题:武汉大学】
- 2
1978年,贫困落后的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些生产队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获得了好收成。党和国家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说明[ ]
- 3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 4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哪种生产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A: 农户自主经营 B: 包产到户 C: 包产到组 D: 人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