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该诗是怎样体现黄庭坚“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历”的诗法追求的?
  • 《寄黄几复》一诗中,诗人在多处使用了前人典故,除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的首句与颔联外。其他尚有: 第二句“寄雁传书谢不能”,使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这本是平常惯用之典。又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几复远在广州,因而诗人添上“谢不能”三字,则显得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用了《史记》和《左传》中的两个典故,写出黄几复的治国之才和卓著功绩。《史记·司马相如传》称相如“家居徒四壁立”,黄庭坚把“四壁立”改为“四立壁”,以与下句“三折肱”相对,这样一改使这句诗强调了“壁”字,朋友作为一个县的长官,而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是何等的清正廉洁。“三折肱”用《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事,意为一个人折了三次臂膀,就会成为治疗折肱的良医,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果经历的世故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就能够洞察事物从而取得成功。山谷却反其意, “ 不蕲 ” 就是不希望的意思,是说黄几复有经时济世的才能,不须多时就已经有了良好的政绩。 综上,黄庭坚《寄黄几复》一诗运用了大量典故,可谓“无一字无来历”;但诗人在使用这些典故时,能够根据书写的实际需要稍加修改,使古人陈言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以平淡之语造奇境,正如其在《答洪驹父书》中所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内容

    • 0

      江西诗派诗法主张点铁成金。()

    • 1

      来源于仇兆鳌对前人称杜诗“无一字无来历”认可的《杜诗详注》特点是: A: 注释详尽 B: 外解引古 C: 贴切文意 D: 探明原委

    • 2

      以下属于黄庭坚的诗歌主张的有:( ) A: 无一字无来处 B: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 C: 夺胎换骨 D: 点铁成金

    • 3

      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诗写于

    • 4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