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甲国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乙国领空被乙国某公民劫持,后乙国将该公民控制,并拒绝了甲国的引渡请求。两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乘坐乙国航空公司航班的甲国公民,在飞机进入丙国领空后实施劫机,被机组人员制服后交丙国警方羁押。甲、乙、丙三国均为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据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一第32题)
- 甲、乙两国均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缔约国,两国关系一直紧张。某日,甲国民航客机在执行客运任务时误入乙国领空,则乙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乙国可要求该客机立即离境 B: 乙国可出动空军迫降该甲国客机 C: 甲国客机有权飞越乙国上空,因其对乙国并无危害 D: 乙国有权击落该甲国客机
-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司法考试卷一第33题)
- 一甲国公民将一甲国民航客机劫持到乙国,甲国要求乙国引渡该犯(甲乙国均为关于空中劫持的三个公约的缔约国,但它们之间没有双边引渡条约)。乙国采取( )的做法是不违反国际法的。 A: 拒绝引渡,因乙国法要求引渡要有引渡条约 B: 拒绝引渡,并宣布予以庇护,因甲是明显政治犯 C: 拒绝引渡,但送交检察机关予以起诉 D: 引渡,尽管乙国法要求引渡条约
内容
- 0
甲国公民A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A某,乙国拒绝,乙国的下列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 A: 乙国认为A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 A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 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A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 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 1
甲乙两国均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缔约国,甲国公民帕克在乙国投资时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进行了投资保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9年司法考试卷一第100题)
- 2
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签订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王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王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正确的是: A: 乙国认为王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 王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 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王某在中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 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 3
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 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 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 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 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 4
中国人张某在甲国将甲国公民杀死后逃至乙国,已知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但是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中国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请求将张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再行引渡 B: 如甲国向乙国申请引渡,乙国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引渡 C: 如果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则中国可以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 D: 如乙国将张某引渡给中国后,甲国向中国提请引渡张某,中国政府应当予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