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7岁,因持续发热鼻出血、皮肤紫癜2周入院,舌尖可见血泡,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胸骨压痛阴性,血红蛋白52g/L,白细胞2.O×l09/L,分类中性粒0.24,淋巴0.75,嗜碱性粒细胞0.01,血小板22×l09/L,网织红细胞0.001,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治疗应积极考虑使用
举一反三
- 女,17岁,因持续发热鼻出血、皮肤紫癜2周入院,舌尖可见血泡,双下肢可见瘀斑,浅...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治疗应积极考虑使用
- 患者女,28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肿大,血红蛋白57g/L,白细胞8×l09/L,血小板185×l09/L,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除治疗病因外,还应采取哪项措施
- 患者女,28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肿大,血红蛋白57g/L,白细胞8×l09/L,血小板185×l09/L,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对上述治疗效果反应最早的指标是
- 男性,40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检查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6.0×l09/L,血小板15×l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正常,应诊断为
- 中国大学MOOC:女,36岁,高热、咳痰,四肢大量出血点1周入院。体查:体温39.6℃,贫血貌,皮肤有紫癜,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扪及。血象: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20×10^12/L,白细胞1.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淋巴细胞百分比62%,血小板25×10^9/L。骨髓象:粒红系减低,淋巴细胞系比例增高,系成熟淋巴细胞;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