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下线的间距在设计不明确的时候,一般有三类,第三类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A: 10m
B: 12m
C: 18m
D: 25m
A: 10m
B: 12m
C: 18m
D: 25m
D
举一反三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距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m。 A: 10 B: 12 C: 15 D: 18
- 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 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没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A: 12m B: 15m C: 18m D: 25m
- 对于民用第一类防雷建筑,其防雷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避雷网格尺寸不小于6m×10m B: 引下线不少于四根 C: 引下线间距不宜大于24m D: 引下线不少于两根 E: 引下线间距不小于24m
-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不应小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m。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建筑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A: 10m B: 12m C: 15m D: 18m
内容
- 0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 )之间装设断接卡? A: 0.5m -2.0 m B: 0.4 m -1.8 m C: 0.3 m -1.8 m D: 0.2 m -1.5 m
- 1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 )m。 A: 30 B: 25 C: 20 D: 10
- 2
立杆间距不应大于()m,高大模板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m。 A: 1.2,0.9 B: 0.9,0.9 C: 0.9,1.2 D: 1.2,1.2
- 3
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m。 A: 10 B: 20 C: 25 D: 30
- 4
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米。 A: 10 B: 12 C: 18 D: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