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H核磁共振中,苯环上的质子由于受到苯环的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位于低场,其化学位移值一般为()
A: 1~2
B: 3~4
C: 5~6
D: 7~8
A: 1~2
B: 3~4
C: 5~6
D: 7~8
D
举一反三
- 苯环上的氢因受到苯环的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出现在高场,化学位移较小。
- 在1H NMR分析中,质子(H)核外电子云密度大,则 A: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B: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小,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C: 屏蔽效应弱,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D: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低场
- 下面有关化学位移描述正确的是()。 A: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小 B: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大 C: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小 D: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大
- NMR分析中,质子核外电子云密度大的则()。 A: 屏蔽效应较弱,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B: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小,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C: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低场 D: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 【多选题】预测化合物苯乙酮质子的化学位移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共振在高磁场 B.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屏蔽常数大 C.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化学位移 δ 大 D. 苯环上邻近质子外围电子云密度大
内容
- 0
【单选题】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时() A. 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时( C ) B.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小,峰在低场出现 C. 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D.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小,峰在高场出现 E. 以上均不正确
- 1
在1H NMR中,苯环中H的化学位移是在( ) A: 3~4 B: 4~5 C: 6~7
- 2
肉桂酸1H核磁共振谱中,位于羧基α位的H的化学位移比β位H的化学位移小
- 3
关于双键上质子的化学位移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双键碳上质子化学位移多数大于6 B: 双键碳上质子化学位移多数大于4,小于6 C: 在α、β不饱和羰基类化合物中,β位质子化学位移大于8 D: 在α、β不饱和羰基类化合物中,α位质子化学位移大于8
- 4
关于核磁共振氢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位移δ越小,则说明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谱图低场出现。 B: 一般选取的基准物质是四甲基硅烷。 C: 芳环上的质子化学位移一般位于6.5~8.5。 D: 相互偶合的质子,其偶合常数J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