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环上的氢因受到苯环的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出现在高场,化学位移较小。
错误
举一反三
- 在1H核磁共振中,苯环上的质子由于受到苯环的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位于低场,其化学位移值一般为() A: 1~2 B: 3~4 C: 5~6 D: 7~8
- NMR分析中,质子核外电子云密度大的则()。 A: 屏蔽效应较弱,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B: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小,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C: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低场 D: 屏蔽效应较强,相对化学位移较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 在1H NMR分析中,质子(H)核外电子云密度大,则 A: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B: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小,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C: 屏蔽效应弱,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高场 D: 屏蔽效应强,化学位移大,共振峰出现在低场
- 下面有关化学位移描述正确的是()。 A: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小 B: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大 C: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小 D: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大
- 苯环氢的化学位移一般在多少附近(
内容
- 0
【多选题】预测化合物苯乙酮质子的化学位移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共振在高磁场 B.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屏蔽常数大 C. 苯环上邻近质子离 C=O 近,化学位移 δ 大 D. 苯环上邻近质子外围电子云密度大
- 1
下列关于屏蔽和去屏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状烯烃会形成环流效应,在环内产生去屏蔽区,环内H的化学位移增大。 B: 炔氢处于C≡C键轴方向,受到强烈的去屏蔽效应,因此相对烯氢在低场出峰。 C: 环状烯烃会形成环流效应,在环外产生屏蔽区,环外H的化学位移减小。 D: 炔氢的C≡C键轴方向,受到强烈的屏蔽效应,因此相对烯氢在高场出峰。
- 2
屏蔽效应、去屏蔽效应与化学位移和磁场强度的关系是什么?
- 3
1H-NMR谱中,苯环上质子化学位移(7.27)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4
18-轮烯环内氢的化学位移值小,环外氢的化学位移值大,是因为环内氢在屏蔽区,环外氢在去屏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