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中国大学MOOC: 如图所示,均匀电场 (电场强度方向如图)中有一袋形曲面,袋口边缘线在一平面 S 内,边缘线所围面积为 http://img0.ph.126.net/YGA66VpINkkahVjzdlQTug==/978688494041127132.png ,袋形曲面的面积为 http://img2.ph.126.net/cvxuLSNHfP3TjuCvsHAByQ==/3361092697002187532.png,曲面内无带电体,法线向外为正,电场与 S 面的夹角为θ ,则通过袋形曲面的电通量为( )
- 如图所示,均匀电场 (电场强度方向如图)中有一袋形曲面,袋口...过袋形曲面的电通量为(
- 中国大学MOOC: 图为磁场B中的一袋形曲面,曲面的边缘为一半径等于R的圆,此圆面的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成p/6角,则此袋形曲面的磁通量http://edu-image.nosdn.127.net/_PhotoUploadUtils_be78bc0f-04d4-46f6-911e-4ff16be51903.png(设袋形曲面的法线向外)为
- 一电荷放置在一闭合曲面S 内,现在闭合曲面S 外放置另一电荷,则 A: 曲面S 的电通量不变,曲面S 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B: 曲面S 的电通量变化,曲面S 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C: 曲面S 的电通量不变,曲面S 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变化 D: 曲面S 的电通量变化,曲面S 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变化
- 点电荷Q被封闭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个点电荷[img=16x31]1802e2d4c326e46.jpg[/img]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img=138x99]1802e2d4cea09df.jpg[/img] A: 曲面S上的电通量不变,而曲面S上的各点电场强度变化。 B: 曲面S上的电通量不变,曲面S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也不变。 C: 曲面S上的电通量变化,而曲面S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不变。 D: 曲面S上的电通量变化,曲面S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也变化。
内容
- 0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img=137x90]17e0b8784933b7f.png[/img] A: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 1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img=168x135]1803dcaeff6c92f.png[/img] A: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 2
如图所示,在C点放置点电荷q1,在A点放置点电荷q2,S为包围q1的封闭曲面,P点是曲面上任意一点。现在把q2从A点移到B点,则( )。[img=142x124]17e0b877338f470.png[/img] A: 通过S面的电通量改变,但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 B: 通过S面的电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改变; C: 通过S面的电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变; D: 通过S面的电通量不变,但P点的电场强度改变。
- 3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人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如题图7.1(2)所示,则引入q前后:[img=248x148]17d8edf7cf72a9a.png[/img] A: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变; B: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变; C: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变化: D: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变化,
- 4
真空中,一闭合曲面S包围点电荷[img=15x23]18030cbaa448340.png[/img], 现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img=9x18]18030cbaac9a2a2.png[/img]至闭合曲面S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点电荷[img=9x18]18030cbaac9a2a2.png[/img]前后:[img=147x104]18030cbabfc007d.jpg[/img] A: 穿过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变化 B: 穿过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变 C: 穿过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变 D: 穿过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