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0
B: 18
C: 52
D: 88
举一反三
- 半径为R(R 以已知大圆弧(R1)的圆心为圆心,以R1-R为半径的圆弧上
- 已知两圆弧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O1、R1和O2、R2,连接圆弧半径为R,与已知圆弧外切,圆心的求法是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1 R、R2 R为半径画圆弧,所得交点即为( )的圆心。
- 作已知直线的连接圆弧,半径为R时,可以通过( )来确定圆心。 A: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平移距离为R B: 以已知圆弧的圆心为圆心,半径之和为半径作圆弧 C: 以已知圆弧的圆心为圆心,半径之差为半径作圆弧 D: 任意点
- 用半径为R的圆弧与已知圆弧相内切连接时,是( )这样确定圆心的。 A: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平移距离为R B: 以已知圆弧的圆心为圆心,半径之和为半径作圆弧 C: 以已知圆弧的圆心为圆心,半径之差为半径作圆弧 D: 任意点
- 用半径为R的圆弧内外切连接两已知圆弧。(与圆1内切,与圆2外切),作图步骤应为:以O1为圆心,()为半径作圆;以O2为圆心,()为半径作圆;两圆弧的交点即为半径为R的连接弧的圆心。 A: R+R1 B: R-R1 C: R+R2 D: R-R2
内容
- 0
【单选题】已知圆弧半径为R,该圆弧与圆1(半径R1)相外切连接,同时与圆2(半径R2)相内切连接,如何确定圆弧R的圆心位置时 A. 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作圆弧;以O2为圆心,R-R2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所求弧的圆心位置。 B. 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圆弧;以O2为圆心,R2+R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所求弧的圆心位置。 C. 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圆弧;以O2为圆心,R-R2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所求弧的圆心位置
- 1
针对连接圆弧圆心的求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与直线相切时,半径为R的连接圆弧的圆心,位于与直线相距为R的平行线上。 B: 当与圆心为O1、半径为R1的圆弧相外切时,半径为R的连接圆弧的圆心,位于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的圆弧上。 C: 当与圆心为O1、半径为R1的圆弧相内切时,半径为R的连接圆弧的圆心,位于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的圆弧上。 D: 以上说法不完全正确。
- 2
【单选题】求圆 的圆心与半径为()。 A. 圆心为 ,半径为 B. 圆心为 ,半径为 C. 圆心为 ,半径为 D. 不存在
- 3
【多选题】【图片】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凸轮的基圆及其基圆半径r0 A. 此理论廓线为以 O 圆心,半径为 r a =30 mm 所作的圆 B. 此凸轮基圆是以 A 为圆心,理论廓线 ( 即同心圆 ) 的最小向径为半径的圆, r 0 =20 mm C. 此理论廓线是以 A 圆心,半径为 r a =30 mm 所作的圆 D. 此凸轮基圆是以 A 为圆心,实际廓线 ( 即偏心圆 ) 的最小向径为半径的圆, r 0 =15 mm
- 4
与已知圆弧(圆心O1,半径R1)内切,半径为R的圆弧,其圆心轨迹是以O1为圆心,以________为半径的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切点是选定圆心O与O1的连心线(或延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