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举一反三
-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 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 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l C: 测交结果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为l:l:l:l D: 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表现型
- 玉米的抗病(A)和不抗病(a)、高秆(B)和矮秆(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植株分别与矮秆感病植株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 9∶3∶3∶1 B: 1∶1∶1∶1 C: 4∶2∶2∶1 D: 3∶1∶3∶1
- 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现将上述高秆小麦与矮秆小麦进行杂交,子代小麦高秆,也有矮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