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增值税账户贷方的销项税额为40000元,借方的进项税额为27000元,月末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
错
举一反三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应计入()。 A: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方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 C: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 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
- 企业缴纳当月的增值税,应通过的科目是()A.“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税转出)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A: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税转出)” 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 税务会计岗,月份终了,应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正确的分录哪几项: A: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B: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C: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D: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 某企业2018年10月份欠缴的增值税60000元一直未缴纳。当年11月份该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为20000元,12月份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为80000元,该企业的下列税务处理中,正确的有()。 A: 11月份: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0000 B: 11月份: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000 C: 12月份: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0000 D: 12月份: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0000 E: 12月份: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0000
- 向A公司销售产品100000元,增值税率13%,货款收到存入银行,会计分录为: A: 借:银行存款1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 B: 借:银行存款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 C: 借:应收账款1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 D: 借:应收账款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
内容
- 0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2月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100000元,当月外购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税额8500元,当月预缴的增值税税额为5000元,则2月末该企业应作的会计处理是( )。 A: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500 B: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500 C: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5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00 D: 不需要作账务处理
- 1
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其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 A: 减免税款 B: 进项税额 C: 销项税额 D: 销项税额抵减
- 2
对于当月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形成的留抵税额,月末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
- 3
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其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
- 4
43、对于当月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形成的留抵税额,月末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