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结构面或结构面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之间夹角小于45°且倾角小于坡角时时,边坡为不稳定结构。( )
对
举一反三
- 结构面与坡面倾向之间夹角小于45°,且倾角小于坡角时,边坡为稳定结构。
- 当结构面或结构面交线的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同时,边坡为稳定结构。( )
- 边坡岩体结构组合交线的倾向与边坡面倾向一致,且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角α小于边坡角β时的边坡面所呈现的岩体结构为( )。 A: 不稳定结构 B: 基本不稳定结构 C: 基本稳定结构 D: 稳定结构
- 由一组倾斜结构面组成的边坡,当()稳定性最差。 A: 结构面走向与斜坡走向平行,倾向坡外,且结构面倾角大于坡角 B: 结构面走向与斜坡走向平行,倾向坡外,且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 C: 结构面走向与斜坡走向平行,倾向坡内,且结构面倾角大于坡角 D: 结构面走向与斜坡走向平行,倾向坡内,且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
- 在单一结构面与边坡面倾向相同的情况下,边坡稳定的条件为()。 A: 结构面倾角大于边坡角 B: 结构面倾角等于边坡角 C: 结构面倾角小于边坡角 D: 以上均不对
内容
- 0
滑移-弯曲型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条件是 A: 薄层状岩层的倾向与坡面一致、倾角小于坡角,岩体内存在易于滑动的软弱面,且结构面φr<岩层倾角 B: 薄层状岩层的倾向与坡面一致、倾角大于或等于坡角,岩体内存在易于滑动的软弱面,且结构面φr>岩层倾角 C: 薄层状岩层的倾向与坡面相反、倾角大于或等于坡角,岩体内存在易于滑动的软弱面,且结构面φr<岩层倾角 D: 薄层状岩层的倾向与坡面一致、倾角大于或等于坡角,岩体内存在易于滑动的软弱面,且结构面φr<岩层倾角
- 1
楔形破坏的特征是()。 A: 结构面的走向、倾向与坡面基本一致,结构面的倾角小于坡角且大于其摩擦角 B: 两组结构的交线倾向坡面,交线的倾角小于坡角且大于其摩擦角 C: 节理很发育的破碎岩体发生旋转坡坏 D: 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成一系列岩柱
- 2
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 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内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 )时,边坡不稳定。 A: 10.5° B: 20.5° C: 30.7° D: 40.2°
- 3
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135°3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内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时,边坡不稳定。 A: 40° B: 30° C: 20° D: 10°
- 4
当只有一组结构面且为顺向坡,结构面倾角大于坡角时,边坡稳定性较好。()